千台春
满族八旗的建立及各时期变革
-->

一、八旗满洲的建立:


1、八旗制度是以"牛录"为基础发展起来的。牛录---是明末女真人的一种狩猎临时组织。每次狩猎前,临时组成牛录,狩猎完毕即行解散。


《武皇帝实录》卷二:"凡遇行师出猎,不论人之多寡,照依族寨而行……出猎开围之际,个出箭一枚,十人中立一总领。属九人而行,各照方位,不许错乱。此总领呼为牛录(意为大箭)厄其(意为主)"。围猎之前,十人集结,公选一人为牛录额真(厄真)依其指挥进行该次狩猎。每一牛录狩猎时的十人定位如下:


满族八旗的建立及各时期变革.jpg


用次队形将猎物捕获,或射杀之。努尔哈赤起兵时,把牛录组织用为军队组织,由牛录发展到甲喇,由甲喇发展到固山。固山中的牛录,除名称与原女真人围猎时的牛录相同外,其内容与狩猎时的牛录已无任何相同之处。所以说八旗制度是以"牛录"为基层组织的,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发明创造。


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在费阿拉城起兵,将行围狩猎的牛录组织加以改造、充实和强化,成为固定的战斗组织。


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明帝封努尔哈赤为散阶正二品"龙虎将军"。这时候,"甲喇制度"已经形成。旗用青黄赤白黑各二幅,长二尺许,这时的十个牛录,分成两个甲喇,每牛录为十人,各牛录分用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小旗。五色旗是代表木(青)、土(黄)、火(赤)、金(白)、水(黑)的"五行"颜色。"五行"学说在女真人---满洲人---旗人中一直很盛行,这是他们很早就接受的汉文化。


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始创建四旗兵制,扩大统一编成四个"固山",仍取狩猎四方合围之意。总领四方的固山为中旗,旗用黄色,其他三个固山为"围翼",西方固山用红旗,南方固山用蓝旗,东方固山用白旗。


四方固山的旗色是按"五行"的生克关系制定的。北方属水,中旗剧北,土能克水,土色黄,故中旗用黄色;西方属金,而火能克金,火色红,故红旗居西方;东方属木,金能克木,而金色白,故白旗居东方;南方属火,而水能克火,水色蓝,故蓝旗居南方。军事行动时,四色旗均依此定向行动。


四个固山,每固山辖五个甲喇,每甲喇辖五个牛录,每牛录有兵丁一百五十名。总计四个固山共二十个甲喇,一百个牛录,一万五千兵丁


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,在牛录额真之下设两员"代子"(汉译骁骑校)为副手。每个牛录分为四个"达旦"(嘎山、 汉译村庄),每个达旦设"章京"一员。嘎山拔什库(领催)一名,负责管理各该达旦的生产、生活、军事、教育、行政、司法等一切事宜,军民合一的牛录制完全成熟。


这时候,又将原有四旗扩大为"八旗"的编制。对原有四色旗称:"正黄、正白、正红、正蓝"。新建的四旗是:黄旗镶红边,称"镶黄旗";白旗镶红边称"镶白旗";蓝旗镶红边称"镶蓝旗";红旗镶白边称:"镶红旗"。


满洲八旗的尺寸、样式;


正四旗长7尺5寸,宽6尺的长方形;镶四旗的尺寸是正四旗剪去外上下角,边宽约9寸。


八旗旗杆长一丈五尺,朱红色,旗杆端为银枪头。


八旗图案形式基本相同,镶四旗除去二边角后中间的面积小些,龙形也小些。龙与旗的色彩配合是:黄旗蓝龙、白旗蓝龙、红旗黄龙、蓝旗红龙。


正四旗与镶四旗的图案也有很大的区别,正四旗图案的龙首向右,镶四旗图案的龙首向左;正四旗图案的龙腹下飘有五朵祥云,镶四旗龙腹下飘有三朵祥云。


建州八旗编制后,努尔哈赤亲统两黄旗为"汗旗"、其他旗为"贝勒旗",次子代善统两红旗、第八子皇太极统正白旗、长孙杜度统镶白旗、第五子莽古尔泰统正蓝旗、侄子阿敏统镶蓝旗。建州八旗的旗主世袭。


所有治下军民均隶于八旗之内,八旗的军民就是八旗领主的私产---是汗的私产。这时候起,各旗的固山额真之下又增设左右"梅勒额真"各一员,为固山额真的副手。"八旗制"至此真正完成。


重编八旗时已经有四百多牛录,平均每旗有五十多个牛录。每个牛录的兵丁增至三百多名。每旗仍有五个甲喇,每甲喇有十多个牛录。


每旗编制为三级,官名分别为:牛录额真,甲喇额真和固山额真。


五牛录编为一甲喇,五甲喇编为一固山(旗)。


每牛录为300人,每旗(固山)统领有步骑兵7500名,八旗共60000人。


万历四十四年(1616年)正月,在赫图阿拉城,改国号为"金",史学界称为"后金",自称"大英明汗"又称"覆育列国英明皇帝"。这时候后金国统治下的人民已达一百四十多万,平均每旗已达十八万人之多。


2、满洲八旗颜色的含义:


红色代表太阳、黄色代表土地、白色代表水、蓝色代表天。


当年,女真人靠天靠地,有水有日,就能生存,所以就用黄、红、蓝、白四旗分别代表天、地、日、水来统辖军队。


3、满洲八旗中"正"与"镶"的意思和读音;


正黄、正白、正红、正蓝,在这里"正"字应该读为"整"音,当"整个"、"全部"讲。现在有的人把"正"读"郑"是错误的。镶四旗的"镶"意思是在原纯颜色的周围再用别的颜色镶边,有用"厢"字是不正确的,"镶"字为动词,而"厢"字为名词,二者不能混为一谈。


1597652967219032.jpg


4、清太宗皇太极时的满洲八旗:


天命十一年(1626年)八月十一日,努尔哈赤战伤加重,逝世与爱鸡堡。


皇太极继汗位,1627年为天聪元年,对各旗领主调整如下:皇太极亲统两黄旗、多尔衮统正白旗、多铎统镶白旗、阿济格统镶红旗、代善统正红旗、阿敏统镶蓝旗(天聪四年阿敏获罪,改由济尔哈郎)、莽古尔泰统正蓝旗(天聪六年莽古尔泰获罪,改由德格类)。


后德格类获罪,皇太极将正蓝旗分成两半分属于两黄旗,以额驸杨古利之弟谭泰为正黄旗固山额真,以宗室拜伊图为镶黄旗固山额真。


天聪十年(1636年)四月,皇太极改元为崇德元年。


1635年九月,多尔衮奉命征战察哈尔凯旋时意外获得元朝传国玉玺"制诰之宝"一方,意味着天命归金,蒙古十六部、四十九贝勒及孔有德、耿仲明、尚可喜等集聚盛京,联合上尊号接受"宽温仁圣皇帝", 天聪十年四月初一即皇帝位,改元为崇德元年,国号"大清"。


5、满洲八旗"上三旗"的形成:


崇德八年(1643年)八月九日,皇太极突然逝世。福临即皇位,改元顺治元年,由多尔衮摄政。多尔衮执政时恢复正蓝旗建制,归他自己统辖,从而多尔衮总领正白、正蓝两旗。


6、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后,正白旗由顺治帝领有。自此,始称两黄旗与正白旗为"上三旗",即皇上三旗。其余五旗由诸王贝勒等分领,称"下五旗"。


7、满洲八旗的左右翼;


按东南西北方向、阴阳五行确定该旗的位置,以镶黄、正白、镶白、正蓝四旗居左,称为左翼;正黄、正红、镶红、镶蓝四旗居右,称为右翼。


8、满洲八旗的北京布防(见方位图);


北京城是个正方形,按方位、颜色布防的是:北方为镶黄、正黄二旗,驻防安定门、德胜门内;东方为正白、镶白二旗,驻防东直门、朝阳门内;西方为正红、镶红二旗,驻防西直门、阜成门内;南方为正蓝、镶蓝二旗,驻防在崇文门、宣武门内。


镶黄旗大营在北京安定门外青年湖公园南侧,尚存南营房胡同,该营教军场在黄寺大院。


9、满洲八旗与阴阳五行。


满洲八旗军队按照阴阳五行来分布驻防的位置:两黄旗在北面,北方在五行中为水;两白旗在东面,东方为木;两红旗在西面,西方为金;两蓝旗在南面,南方为火。


黄色代表土,土能挡水;白色代表金,金能降木;红色代表火,火能克金;蓝色代表水,水能灭火。东西南北,木金火水,白红蓝黄;一伸一抑,一张一合,顺其天理的印象和自然崇拜。


 


二、八旗蒙古的建立:


努尔哈赤、皇太极父子创业时期就得到蒙古各部落的大力支部。天聪九年(1635年)二月,皇太极编成"八旗蒙古"军,将已经编入"八旗满洲"的蒙古兵丁抽出一部分,及新收服的蒙古兵混合一起编成"八旗蒙古"。


最初的"八旗蒙古"的八位固山额真是:正黄旗固山额真---阿代、镶黄旗固山额真---达赖、正白旗固山额真---伊拜、镶白旗固山额真---苏纳额驸、正蓝旗固山额真---吴赖、镶蓝旗固山额真---扈什布、正红旗固山额真---恩格图、镶红旗固山额真---布颜代额驸。


 


"八旗蒙古"的一切编制、旗帜皆同与"八旗满洲"。


"八旗满洲"内有蒙古牛录三十五个,其余的蒙古都留居故地,称"外番蒙古",由金(清)政府划分给牧地,各守地界,不得相互侵越。"外番蒙古"不属于八旗范围,其人民不是旗人,后来发展成"盟旗制度"。


 


三、"八旗汉军"的建立:


早在八旗制一开始就有汉将领汉兵编入"八旗满洲",开始"八旗满洲"有四百多个牛录,其中就有十六个牛录由汉人任牛录额真,率领由汉人编成的牛录军民,这些人都是原来居住在后金国内的汉族人。编成八旗后,他们基0都变成了"八旗满洲"、"陈满洲",与后编的汉军旗人不一样。


正式建立汉军旗,是从天聪七年(1633年)一月开始的。皇太极下令:将原编入"八旗满洲"的汉人壮丁,每十丁抽出一丁,共得一千五百名,组成一个"汉军旗",旗用黑色,由汉将马光远任固山额真。


崇德二年(1637年)七月,太宗皇太极把一旗汉军扩展为两翼旗汉军。以马光远为右翼旗固山额真,以石廷柱为左翼旗固山额真,旗的编制均照满洲各旗办理,两翼旗均用黑色。石廷柱为汉化了的女真人,瓜尔佳氏。


崇德四年(1639年)六月,太宗皇太极又将两翼汉军旗扩展为四旗汉军。每旗十八个牛录,旗下设梅勒章京二员,甲喇章京四员(每旗分四甲喇),每甲喇辖四个或五个牛录。马光远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,马光辉、张大秋为梅勒章京;石廷柱为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,达尔汉、金维城为梅勒章京;王世选为汉军正红旗固山额真,吴守进、孟乔芳为梅勒章京;巴颜为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,李维汉、佟图赖为梅勒章京。


崇德七年(1642年)六月,太宗皇太极又将四旗汉军旗扩展为"八旗汉军",旗式、编制、官兵额数与"八旗满洲"。此时,"八旗汉军"的固山额真分别是:祖泽润、刘之源、石廷柱、佟图赖、吴守进、金砺、巴颜、李国翰。八月,孔有德、耿仲明、尚可喜等奏请在汉军旗下行走,太宗皇太极允之。孔有德部属汉军正红旗、耿仲明部属汉军正黄旗、尚可喜部属汉军镶蓝旗籍,其后,所有汉兵多加入汉军族籍。


 


四、八旗的民族:


天聪汗皇太极于天聪九年(1635年)十月十三日,用"满洲"族接替女真族名使用,次年的崇德元年(1636年)四月改国号为"清"。使用"满洲"和国号"清"是有深刻含义的,女真人很重视"五行生克"的学说。当时的汉族明帝国有三重"火":汉族之称来自汉朝,汉以"火德"王,用赤帜,称炎汉。"炎"字分明是双火组成的,"明"字是日月二字组成的,"日"有火意,而明帝姓"朱",朱当赤色讲,火色也,故朱明之合一"火",故用"满洲"族名之双水灭炎汉,用"清"一水灭明火。因"五行生克"明言"水"能克"火"也。


 


五、八旗的发展演变:


1、八旗的扩展:


八旗制度自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"八旗满洲"的组织完成后,继续在发展变化壮大。


天命四年(1619年)三月,萨尔浒大战胜利。帮助明朝的朝鲜兵统帅姜宏立率领其残兵败将五千人降后金,编入"八旗满洲"。


天聪元年(1627年),后金兵入朝鲜,原居于朝鲜内的女真人瓦尔喀部两千多人归于后金。


崇德七年(1642年),将汉化的佟养性一支女真人编入汉军正蓝旗。


……


顺治元年(1644年)关外的八旗兵大部分"随龙入关",参加伐明征战,关外的八旗兵留驻仅一千一百零二名。


入关后,八旗的排列次序是:镶黄旗、正黄旗、正白旗、镶白旗、正红旗、镶红旗、正蓝旗、镶蓝旗。


2、八旗制度的变化:


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造的一种军民合一、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。也是初级的社会组织,其内容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变化中。入关前后变化很大。


入关前的是以农奴制为经济基础的,以军事为目的,全部壮丁战时为兵,平时生产,兵无定数,兵器装备一切自备的,是一种全民皆兵的社会组织。


入关后的"八旗制"变成了以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,以提供八旗兵源为目的的,为封建帝王中央集权支柱,军械、装备、薪饷统由政府发给的特种国民集团。


"八旗制"的基础是"牛录",各牛录包括人民、军队和土地(入关前后土地概念逐级淡薄,有的甚至没有土地)。各牛录的兵丁数量差别也很大,有的牛录有几十个兵丁,有的牛录有几百个兵丁。


3、八旗中的官衔及称呼的变化:


"牛录"汉译为"佐领","甲喇" 汉译为"参领","固山" 汉译为"旗"。


"牛录"的酋长,满语为"牛录额真",天聪八年(1634年)改为"牛录章京"( 章京有官长或将军的含义),汉译仍为"佐领"(单位与首长同称)。"甲喇"的首长,满语为"甲喇额真",天聪八年(1634年)改为"甲喇章京", 汉译仍为"参领"(又是单位与首长同称)。"固山"的首长,满语称为"固山额真",顺治十七年(1606年)定名为"都统"。


"佐领"的副手,满语称为"代子"或"分得拔什库", 汉译为"骁骑校",每佐领设骁骑校二员。"固山"的副手满语称为"梅勒额真", 天聪八年(1634年)改为"梅勒章京"( 梅勒汉译为副或肩、旁边),顺治十七年(1606年)改为"副都统"。


各牛录在佐领、骁骑校之下设有四员章京、四名领催(小拔什库)分管本牛录四个达旦,因汉译的牛录首长、甲喇首长与单位同称,使用不便,所以终清之世人们一直称牛录的单位仍旧为牛录,而称其首长为佐领。称甲喇的单位首长为参领。


4、八旗中的官衔的级别:


旗内各级官员的品级、顶戴如下:


"都统"---从一品、亮红顶(原用红宝石)单眼大花翎(孔雀翎),相当于现代的上将;


"副都统"---二品,涅红顶(原用红珊瑚)单眼大花翎,相当于现代的中将;


"参领"---三品,亮蓝顶(原用蓝宝石)单眼花翎,相当于现代的少将;


"副参领"---(部分佐领)四品,涅蓝顶蓝翎,可捐戴或赏戴单眼花翎,相当于现代的上校;


"佐领"(大部分)---五品,亮白顶(原用水晶)蓝翎,也可捐戴或赏戴单眼花翎,相当于现代的中校;


"牛录内的章京"---七品、八品、九品都是黄铜顶,蓝翎,相当于现代的上、中、少尉。


"佐领"以上的各级官员衙暑,都可配置"笔贴式"数员,其官阶四---九品不等,以六、七品为多,也有无品文书、庶务等,各级官员可上下俘动半级,花翎、蓝翎都可赏戴。


牛录是八旗的基础,"佐领"是全牛录的父母官,平时管理本牛录的户籍、婚丧、比丁、授田、租税、差役、教育、诉讼等以及生产生活等所有事宜,战时则为全牛录的指挥官。


"佐领"的任命,大体可分为"世袭佐领"和"流官佐领"两大类。凡后金建国初期努尔哈赤的旧部任牛录额真者、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率部来归的酋长任牛录额真者、有功之臣受封的任牛录额真者,基本都是"世袭佐领"。 "流官佐领"是量才录用的,基本上是骁骑校升任。"八旗满洲"、"八旗蒙古"的"佐领"多是"世袭佐领", "流官佐领"较少。"八旗汉军"的佐领多是流官,也有世袭的。


5、八旗中的更高 将领的变革:


八旗各旗的都统(固山额真)在顺治前,各只是各旗领主的僚属,到顺治十六年(1695年)才正式铸"八旗满洲"、"八旗蒙古"、 "八旗汉军" 都统印信各一颗(共二十四颗),即发给各都统。到雍正年间(1723---1735年)才正式设立二十四个都统衙门,开府治事。全称如:京师镶黄旗满洲都统衙门……


入关前各旗的固山额真、梅勒额真(章京)均由各领主推荐本旗人充当,直接向本旗领主负责。入关后逐渐改为由皇帝旺才委用,直接向皇帝负责,不再秉承各该旗主的意志办事。


入关后,八旗户口有"正身旗人"及"户下旗人"的区别。"正身旗人"是后金建国初期平民以上身份的后人,他们有独立的户籍、当兵的义务、读书的机会、做官的权力,是封建帝国的平民,不再是各旗主的私有财产。"户下旗人"又称旗下人、旗下家人,是皇帝、各旗领主的私有财产,八旗官员的家奴,庄园的农奴,他们没有独立的户籍,依附于主人的户下。户下人有功,可另立户口,称为"开户",多由 代为赎身,或由其主子恩赐开户。


6、八旗兵的补充和编制变革:


旗兵有缺即补,无缺时,新丁多了可增编新的牛录。挑选新兵时,要考试马术和箭法,选中才能入伍。


7、"八旗禁旅"与"八旗驻防":


入关定都北京后,八旗的兵制有了显著变化,渐变为驻防京师的"八旗劲旅"和驻防京师以外的"八旗驻防"两大类(《圣武记·兵饷、兵制》。"八旗劲旅"的编制分为六种:八旗骁骑营、八旗前锋营、八旗健锐营、八旗亲军营(内务府三旗的前锋、护军、骁骑三营)、八旗护军营、圆明园护军、八旗火器营、八旗虎枪营、八旗步兵营、五城巡捕营。


(1)、八旗骁骑营:起源于天聪年间"阿里哈超哈营",到顺治初年为定制。八旗中满、蒙、汉军每旗各设一营。汉军骁骑营设有特种兵:炮甲每旗四十名,共三百二十名;藤牌兵每旗一百名,共八百名;舁鹿角兵,每佐领下八名,共二千一百二十八名,合计特种兵三千二百四十八名,其余七千九百二十四名为普通马甲。特种兵三千二百四十八名,满、蒙骁骑营没有。


入关后的八旗兵,唯独八旗骁骑营仍旧归各都统直辖,分驻京城内,战时需要则外调出征。


平时驻札京城内的分布是:"镶黄旗"居安定门内,西至鼓楼大街,南至东直门大街,东至北城根;"正黄旗" 居德胜门内,东至鼓楼大街,西至西直门大街,北至北城根;两黄旗都在北方。"正白旗" 居东直门内,北至东直门大街,南至朝阳门大街,西至皇城根,东至城根;"镶白旗"居朝阳门内,北接"正白旗",南至单牌楼,西至皇城根,东至城根;两白旗都在东方。"正红旗" 居西直门内,北至西直门大街,南至阜城门大街,东至皇城根,西至城根。"镶红旗"居阜城门内,北接"正红旗", 南至单牌楼,东至皇城根,西至城根。两红旗都在西方。"正蓝旗"居崇文门内,北至单牌楼,西至东长安门,东南至城根;"镶蓝旗"居宣武门内,北至单牌楼,东至西长安门,西南至城根;两蓝旗都在南方。


四色旗驻防的分布都是按五行生克关系配备的(见《八旗通志·旗分志·八旗驻防》),骁骑营是八旗劲旅的主力,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一。


 


(2)、八旗前锋营:


备折卫(防敌)之用,起源于天聪年间的"戈布什贤超哈营"。 到顺治初年为定制,由八旗满蒙旗分出每佐领各出丁二名组成。


(3)、八旗健锐营:


也就是前锋营的一种,乾隆十三年组成。其驻地营以香山为中心,依山势往东为左翼,驻防镶黄、正白、镶白、正蓝四旗兵;依香山往南为右翼,驻防正黄、正红、镶红、镶蓝四旗兵。


(4)、八旗亲军营:


司宿卫,兵额数目与前锋营相同。即内务府三营,由镶黄、正黄、正白三旗出丁组成为:护军、前锋、骁骑三营。开始隶属于领侍卫内大臣,后改隶属于内务府。


(5)、八旗护军营:


主司扈警跸,起源于天聪年间的"巴牙喇营"。初始,上三旗守禁门。雍正时定为均司禁卫。兵源由满蒙旗分出每佐领各出兵十七名组成。


圆明园护军,雍正三年(1725年)由护军营中拨出,每旗设护军统领一员负责。


(6)、八旗火器营:


司远攻,康熙三十年(1691年)设,又分为"鸟枪护军"与"炮军"两种。"鸟枪护军"由京满蒙旗分出每佐领各出兵六名组成。


"炮军" 由京满蒙旗分出每佐领各出兵一名组成,满旗分六百七十八名,蒙旗分二百二十一名,合计八百九十名。城内设、城上共设炮一千九百三十七门,每年秋季配一百门运到芦沟桥演放。


又分有"八旗虎枪营", 康熙十三年(1656年)设,兵额六百名,为皇帝行围进哨用,以领侍卫内大臣兼任统率。


(7)、八旗步兵营:


康熙十三年(1656年)设,由京满蒙旗分出每佐领各出领催二名、步兵十八名,汉军旗分出每佐领各出领催一名、步兵十二名组成。


雍正元年(1722年)又设"五营巡捕营",步兵一万名,由绿营兵(民人兵)挑选组成,归八旗步兵统领管辖。此官对八旗步兵称"统领",对五营巡捕称"提督",其全称为""提督九门、巡捕五营步兵统领",或"八旗步兵统领兼九门务"简称"九门提督",办公机关称"步兵统领衙门"。其职守:稽查禁、缉捕、断狱、编查保甲等事宜。即"统辖京营、总司缉捕"。


京师还有"养育兵",统一全国后,八旗兵额有定数,而八旗人口不断增加,顺治十七年(1660年)从八旗满蒙各旗分选出四千八百名,经过训练,称为"养育兵"。到乾隆时,"养育兵"增到二万多名。


总计京师"八旗劲旅"为八万五千七百二十四名(养育兵不在内)。京师以外的"八旗驻防":据《钦定八旗通志》卷二十五《兵制》所载全国各地驻军九十处,总计兵额一十二万三千八百三十九名。


"八旗驻防"各地的将军、都统、独立的副都统衙门,都设有左右两司,各以协领一员、笔帖式数员负责办事,分别职掌办理官员的升迁调补、旗兵的编制训练,官兵的被服、给养、马乾、武器、旌表、抚恤等诸事宜。


8、八旗兵的粮饷变化:


八旗兵的粮饷,入关前是靠"旗地"经济维持的,即以丁壮为基础的土地分给制。平时生活瞻养家口,出征时一切所需,均出自分土地的生产中。在特定情况下,政府也实行某些补贴,但不是制度。战时的抢夺所得也是当时经济来源之一。


入关同时产生了"俸饷制",初期与"旗地" 制度并行的。即官有俸银、俸米,兵有饷银、饷米。同时各旗还有"旗地"。随着"旗地"的逐渐消失,产生了"口粮制"。


入关后的旗地,是"圈地政策"得来的。大规模的圈地行动有三次: 次是顺治元年(1645年)十二月、第二次是顺治二年(1646年)十月、第三次是顺治四年(1647年)正月。


开始的圈地行动只限于京师三百里内,继而扩展到五百里内,最后扩展到直隶全省。开始的圈地行动只限于"无主荒田",后来不管有无主,看好了就圈占。随着八旗的需要,圈地涉及山东省、江苏省、山西省等处。直到康熙八年(1669年),康熙皇帝惩治了鳌拜,重申"圈地禁令",延续十年的圈地行动才彻底结束。


从顺治元年(1644年)到顺治十七年(1660年)的过程中,"俸饷制"发展基本成熟。给官员的称"官员俸禄",简称"俸禄";给士兵的称"兵饷"。


为了守卫京师调集了满族八旗兵力的三分之二进京,史称"禁旅八旗"。


剩余三分之一满族八旗兵力驻防在全国九十多个城市,称为"驻防八旗"。驻防的原则是:重点驻防和集中机动相结合,驻防八旗分由各地将军、都统统率,直接受命于清朝皇帝。
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手机号:024-52645295
固   话:024-52645295 024-54304079 
联系人:李经理
地   址:抚顺市新抚区胜利经济开发区千台街1号
扫码关注
留言反馈
Online registration
您的姓名:
您的手机:
您的留言: